从雷击到百万损失:广州供电局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保障工业稳定用电

一场偏远山区的雷击,可能引发数十公里之外一家工厂出现电压暂降的情况,尽管电力并未中断,但这一现象足以导致产品报废,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数百万元。这种连锁反应被形象地称为用电过程中的“蝴蝶效应”。面对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既然我们不能阻止雷击的发生,那就要尽力防止它在工厂中引发‘龙卷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新型柔性配用电实验室主任许中如此表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使得广州在全球电能质量治理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许中是一个高考物理满分的学霸,身材高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就像是从动漫里走出来的人物。他对电力有着特别的兴趣,在硕士毕业后便加入了广州供电局工作。起初,他也是从基层做起,负责做实验、测试设备和制定方案。而他与电能质量的缘分,则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亚洲电力质量产业联盟组织新马泰等国外专家来广州交流,由于之前的同事正好休假,领导便让许中临时准备相关材料进行汇报。虽然对这个领域并不熟悉,但他硬是在一周内掌握了基本知识,并逐渐深入其中。
许中解释说,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众多,比如雷击、外力破坏等。即使电力供应未中断,电压波形的短暂跌落也会影响敏感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许中决心攻克难关,他与团队携手国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制造企业的同行们共同攻关。经过600个日夜的努力,他们成功自主研发出一种并联型电压暂降治理产品,其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响应——当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等敏感设备还在10毫秒的反应时间内时,这款产品能够在5毫秒内识别并切换电源,有效解决了问题。
此外,由许中牵头申请的一项国际标准《电能质量管理 公用电力系统事件影响域评估》已经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会议的表决,正式获得立项批准。这项标准是中国首次在电压暂降领域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将为电压暂降等事件对敏感用户的影响提供评估依据,并支持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
同事们亲切地称许中为“中哥”,因为他为人随和,总是乐于助人。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共同组成了一个高效的技术团队,致力于解决各类用户的电能质量问题。